巴黎藝術之旅 (一) 劉長富
前幾年台灣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曾展出巴黎奧塞美術館典藏的許多作品,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莫過於米勒的<拾穗>、<晚禱>等作品,同時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從英國牛津大學的博物館(阿什莫林博物館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借展了一批畢沙羅的作品,這兩項名畫特展使當年台灣美展達到空前盛況,所以本篇開始介紹巴黎的一些美術館典藏作品與大家分享。
欣賞西方藝術,不妨先到巴黎觀賞三座博物館,即羅浮宮博物館(Musee du Louvre)、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龐畢度文化中心 –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Musee National d’Art Moderne-Centre Georges Pompidou)、以三座博物館的典藏來看,羅浮宮博物館典藏著自古希臘至十九世紀上半期的新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的作品,號稱羅浮宮三寶的<米羅的維納斯>、<薩莫德拉斯勝利女神雕像>、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正是你參觀的起步,這三件作品你可欣賞到古希臘的人體「美」的定義,以及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本位的「唯美」作品,同時可品味米開蘭基羅及拉斐爾、維洛內些的一些作品,也直接欣賞到法國十九世紀上半期的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如大衛<拿破倫加冕圖>、安格爾的<女奴>,及浪漫主義傑利柯的<梅杜絲之筏>、德拉克拉瓦的<自由引導人民>。
奧塞美術館典藏自十九世紀上半期的寫實主義、自然主義至二十世紀初期的作品,最令人震憾的,它是印象主義的大本營。這座由皇宮改變成火車站,又變成美術館的神奇建築物,館舍本身就是值得參觀的景點。館內典藏中,較著名的就是米勒的<拾穗>、<晚禱>、<牧羊女>,其他如安格爾的<泉>、卡巴奈的<維納斯的誕生>、馬內的<草地上的午餐>與<奧林匹亞>、庫爾貝的<畫家的畫室>與<迦南的葬禮>,印象主義大師的作品更是琳瑯滿目,如竇加的舞蹈系列作品、莫內的<盧昂大教堂>、<聖拉扎爾火車站>、<吉維尼花園>、雷諾瓦的<煎餅磨坊>、梵谷的<自畫像>、塞尚的<自畫像>、<玩紙牌者>、秀拉的<馬戲團>、高更的<快樂地>,羅丹的<巴爾扎克>等。
龐畢度文化中心 — 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是二十世紀後的現代藝術典藏與展示中心,文化中心的外觀本身就是一座突破性的建築,把水管、電扶梯及其它管線設計成建築物的外觀,這是一種顛覆傳統的作法。館內典藏作品較為熟知的有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的<國王的傷感>、立體派畫家布拉克的<抱吉他的婦女>、畢卡索的<婦人的頭>及其它現代畫家的作品。
以西洋美術史的演變過程來看,歐洲藝術重心最早以希臘為中心,文藝復興時期則以義大利的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西那為首,十九世紀後法國巴黎就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之都,獨攬著世界藝術的走向及定位。所以只要走一趟巴黎欣賞這三座館,你即可初步的了解西洋美術史的輪廓。(待續)
羅浮宮 www.louvre.fr
奧塞美術館 ww.musee-orsay.fr
龐畢度文化中心 www.centrepompidou.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