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狂誕 避泥古-周士心的藝術特點
曹星原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美術史系教授
由中國駐加拿大溫哥華總領事館舉薦,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周士心畫展”在北京的開幕具有特殊意義。這個展覽是對周士心教授的藝術戚就的評價,是對他深懷華夏文化理想、對藝術追求鍥而不舍。數十年如一日地在上海,香港,美國和加拿大播撒傳統文化種子而桃李天下之貢獻的肯定。
出生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周教授親身經歷了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大變革,搏擊了從傳統向現代壇變的宕蕩文化狂潮。如同許多在藝術轉型期的知識分子畫家一樣,周教授經歷了政局世事的變遷.更體味了移居昇鄉後經濟與文化的困窘。無論是出於經濟的壓力擬或是出於文化傳承的需要,幾十年來.周教授以他的畫筆描繪了他獨特藝術特點。周教授既不似一些遠渡重洋後的傳統派畫家,烙守傳統,泥古不化;更不以追逐狂誕偏執的藝術表現方式來自慰般地想像自己戚功地介入了西方主流文化社會、占據了主導華人的中心文化地位。雖領一代海外華人藝術風騷,周教授將藝術作為真切的人生與文化的思考對象。他強調繪畫和生活之間應該保持零距離:”觀人,觀物,觀天下紛爭.頗似山巒炯雲.變幻多端而消長無常。”
細細推敲周教授的畫.可以用 “遠狂誕、避泥古”六個字來形容他的藝術特點:既承襲了深厚的傳統筆墨和扶法又努力採求繪畫上的變化和革新。最能代表他藝術變法的潑墨寫意山水畫,是他參與井介入了二十世紀的中國傳統水墨畫與現代藝術的激烈衝突、對峙和最終相互結合、彼此借重的見證人。
他的潑墨寫意山水畫中保持了吳越一帶的草木繁茂,氣勢恢弘,雲霧浮動的自然景觀。用筆用墨則上追董源、巨然、董其昌等江南畫派之雋秀、潤濕而又蒼勁的傳統,下逼張大千,李可染那高致絕人,酣暢淋雕的現代水墨情境。構圖堅實而又空闊散淡,筆墨酣豪井重華滋蒼潤的繪畫特點增強了畫面的空間層吹的豐富和酌律的多變。蒼茫簡遠中不乏峰巒潭厚,草木華滋,另闢蹊徑,不囿於一家一法。融合數家而最終升華、自創出明透清朗的潑墨寫意山水畫風格在他的駕馭和掌控中暢馳於現代和傳統兼有的藝術軌道之中。
作於十年前的《岩墊清景》為周教授潑墨寫意山水畫的經典範例之一。作品採用浸化渲染讓墨色自然流動的手法:流動、停歇、凝聚、形威不假於筆端的墨酌,自然留出空隱聊無筆痕的空白。彌漫流動、如炯似霧的墨酌有如抽象畫般的形態不定性。以斂筆略略勾勒點染這抽象的墨形色狀。畫面頓時化作山巒重迭,危崖險峻,叢林茂密,瀑布折迭,清溪繞石,深幽迷蒙的《岩墊清景》
近年來,周教授的藝術心境漸趨超然、坦然、淡然的歡愉和更上層樓的緊追感。超然的心境沉澱看他在中西文化之闆作出認知上的選擇;坦然地用筆驅墨,表露看他對傳統 “精髓已得”之後的從容自信。但是,看似淡然、秀中蘊拙的畫面郝更有 “春秋筆法”、以藝術之微言達文化之大義的使命感增加了作品的力度。愉憂井迸的文化情結形鹹了他那特有的既不入狂誕、兼有現代意味的抽象表現,叉出於傳統而遠離古人的獨特風格。